
车前子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品编号:SWHX0594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8页 论文字数:11000字 此车前子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分别准确移取1mL葡萄糖梯度标准溶液于具塞容量瓶中,以1mL去离子水作为空白,每管再加入4mL蒽酮—硫酸溶液,立即混匀,置于冰水浴中,然后一起置于沸水浴中加热8分钟,之后用流动自来水冷去至室温,于620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C)标做回归线处理,得到回归方程。
再按照上述方法测得稀释液的吸光度(A),再代入回归线方程,计算原样液中的多糖浓度(C),再折算回原液的多糖浓度(C)。
分别准确移取2.5mL原液的梯度溶液于具塞容量瓶中,以2.5mL超声后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每管再加入2.5mLPBS(pH6.6)缓冲溶液,再向各管移入2.5mL 1%的K3[Fe(CN)6]溶液,立即混匀,并在50℃水浴中恒温20min。然后取出,迅速冷却,再向各管加入2.5mL 10%的三氯乙酸溶液,混匀后离心10min(转速3000 r/min)。离心结束后取上清液2.5mL于六根洁净试管中,再向每管中加入0.5mL 0.1%FeCl3溶液,充分振荡后,于700nm附近比色[6]。以超声后的去离子水为参比,做基线,对原液组进行波普扫描。确定700nm附近的最大吸光波长,再在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比色反应。
分别准确移取2mL原液的梯度溶液和5mL pH8.2的PBS液于具塞容量瓶中,以2mL超声后的去离子水作为空白,再将这6个容量瓶放入25℃的水中预热20min。每管再加入现配的约6mmol /mL的邻苯三酚溶液2mL,立即混匀,一起放入沸水浴中,8分钟后取出分别向其中滴加2滴浓硫酸终止反应,用流动的水冷却至室温,于325nm[9]附近比色。以超声去离子水作为参比
车前子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化活性研究表明,它具有还原能力也具有清除O2•- 、•OH和DPPH•的能力。其中,同等情况下,对O2•- 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DPPH•,总的来说,对•OH的清除能力最弱。以上实验模式中,车前子多糖的还原能力在较低浓度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约0.78mg/mL时逐渐趋于平坦,还原能力增加趋势减缓。对O2•- 的清除率和DPPH•清除率都随着样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而对于•OH,车前子多糖溶液在较低浓度下对它的清除率不明显,所以本实验没有具体讨论,只用较大量原液进行实验,其清除率也只达到16.55%。而同样用原液进行O2•- 的清除率测定实验时,发现它对O2•-清除率可达到97.88%接近于100%;对于DPPH•也可达到35.27%。所以总的来说,车前子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录 Ⅲ
1 绪论 1
1.1 自由基的认识 1
1.2 自由基的检测方法 3
1.3 抗氧化活性研究的常用模型 3
1.4 车前子的研究概况 4
1.4.1车前子简介 4
1.4.2车前子的化学成分 4
1.4.3药理作用 4
1.4.4应用前景 5
2实验部分 6
2.1实验仪器 6
2.2实验试剂 6
2.3 溶液的配置 7
2.4实验基本原理 9
2.4.1 多糖含量测定原理 9
2.4.2还原能力的测定原理 9
2.4.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原理 9
2.4.4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原理 9
2.4.5 DPPH•清除率的测定原理 10
2.5实验方法 10
2.5.1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10
2.5.1.2 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 10
2.5.1.2 样品多糖含量的测定 10
2.5.2 还原能力的测定方法 10
2.5.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11
2.5.4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11
2.5.5 DPPH•清除率的测定方法 12
3实验结果与分析 13
3.1 多糖含量的测定实验 13
3.1.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3
3.1.2车前子多糖原液中多糖含量测定 13
3.2 还原能力的测定 14
3.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4
3.2.2 还原能力的测定 14
3.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5
3.3.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5
3.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16
3.4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7
3.4.1 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17
3.4.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8
3.5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18
3.5.1DPPH•自由基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8
3.5.2 清除率的测定 19
4 总结与展望 21
参考文献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车前子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