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文目录

关键词: 图书 人事 工资 网络 机械 客户 电子 电气 课件

当前位置: 清风毕业设计网 >> 生物化学毕业设计 >> 毕设论文简介

发酵法生产虾青素动力学过程研究

作品编号:SWHX0197 开发环境: WORD全文:41页 论文字数:14800
此发酵法生产虾青素动力学过程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TAGS:发酵法,虾青素 指数:]
虾青素是在功能食品、饲料、化妆品和医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虾青素主要通过化学合成和生物提取获得,发夫酵母作为虾青素的生物来源之一,野生发夫酵母细胞内含有10多种类胡萝卜素,总量约为200~500μg/g干酵母,其中虾青素占40%~95%。通过对生产虾青素动力学过程初步研究,了解其最适生长条件,生长曲线,可以找到增加虾青素产量的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以酵母膏1g/L,葡萄糖20g/L为碳源,分别用(NH4)2SO4:3.5 g/L,NH4NO3:2 g/L,尿素:2 g/L作为氮源组成培养基。
每种培养基都要制备两个装液量50 ml 的250ml锥形瓶,接种量5%即2.5ml。再将其灭菌,在21.5℃,摇速180r/min的摇床里摇瓶培养95小时。
用DNS法测定剩余葡萄糖量,用干种法测得生物量,数据如下。
实验正交分析:
在9次设计的正交试验中,第3号试验的菌体浓度为最好,达5.10 g/L,而且其葡萄糖利用率也高达97.13%,所以相应的水平组合(A1氮源(NH4)2SO4:3.0 g/L,B3碳源葡萄糖:25 g/L, C3酵母膏:2 g/L)是当前最好的水平搭配。
经过正交实验的直观分析,菌体的生长情况是A1  B3  C3组合最好但葡萄糖的利用率情况是A1  B1  C3组合最好,所以还不能确定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初步得到氮源、碳源、酵母膏各因素对发夫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的产量相应的影响排序为: 主→次:C(酵母膏)→A(碳源)→B(氮源)。酵母膏作为酵母生长的生长因子,其作用最为明显。
正交设计试验方案(二)
通过上个实验,可以得到酵母膏对产量影响最大,并且在2g/L时菌体浓度较高,所以以下实验取酵母膏2g/L
9个试验  3因素  每个因素3个水平。
实验配方:250ml的锥形瓶,分别装液量为50ml,75ml,100ml
计算得九瓶共需1.35g酵母膏,共配成135ml溶液,溶解均匀后再分别加入九个对应的锥形瓶中。
从以上几组数据和图表可以得到酵母菌在0-22小时菌体浓度基本没有变化。此时因系统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细胞数目基本没有增加。而PH 值因为细胞总量没有大的增加,新陈代谢比较缓慢,而下降的较慢。22-49小时,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进入了对数期。此时酵母分解葡萄糖,代谢产生了大量的有机酸,使PH值急剧下降。53小时以后,菌体浓度一直比较稳定,酵母菌进入了稳定期。此时葡萄糖利用率已经很高,若要酵母菌继续繁殖,需加入更多的营养物质。
本实验首先在单因素实验中确定了最佳氮源和最佳碳源,又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培养基为氮源:(NH4)2SO41.5 g/L,碳源: 葡萄糖30 g/L,C/N(碳氮比): 20,酵母膏:2 g/L,用得到的最优培养基进行酵母菌的培养,得到了菌体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在0-22小时菌体浓度基本没有变化,。22-49小时,细胞数以几何级数增长。53小时以后,菌体浓度一直比较稳定。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发酵法生产虾青素动力学过程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计算机毕业设计下载,代写论文,定做毕业设计-清风毕业设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