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i离子分离研究
作品编号:SWHX0044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1页 论文字数:10600字 此Co、Ni离子分离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2.3.2 实验操作
配制相应浓度的CoCl2•6H2O与NiCl2•6H2O混合液,放入原料室;取萃取剂、NaOH溶液和水配制计划皂化率的萃取液放入萃取液室,用去离子水加适量NaCl放入收集室,用去离子水加适量NaCl或Na2SO4放入电极室;通电先将Ni2+、Co2+迁移入萃取液,定时测定电压、电流、pH、电导率及浓度等,待原料室浓度为零或电流不变时结束,然后换掉收集室水,在原料室中加HCl,通电进行反萃取,定时测定电压、电流、pH、电导率及浓度等,至电流不变时结束实验。
2.4 分离原理
第一步是Ni2+、Co2+金属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从原料室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有已经被皂化且乳化的萃取剂的萃取液室,金属离子进入萃取剂液珠与Na型萃取剂络合,而阴离子没有过来,实现Ni2+、Co2+金属离子与阴离子分离和富集;第二步是用酸代替原料,H+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从原料室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萃取液室,并进一步进入萃取剂液珠,将与Na型萃取剂络合的Ni2+、Co2+金属离子置换下来,由于Ni2+、Co2+离子与萃取剂的结合力有区别,所以按弱到强依次被置换下来,进入水相,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收集室,不同时间下,Ni2+、Co2+有不同的浓度,从而实现部分分离,可以根据需要分不同时间段取出有不同浓度比的溶液,此时萃取剂转回H型。
线性很好,由此得出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式为:CNiCl2•6H2O=222.22ANiCl2•6H2O-0.3778
式中:CNiCl2•6H2O为NiCl2•6H2O的浓度,g/L;ANiCl2•6H2O为720nm下溶液的吸光度。
截距不为零是由比色皿之间与差别导致。
3.1.3 CoCl2.6H2O工作曲线
配制一系列浓度的CoCl2•6H2O溶液,用0.5cm比色皿在510nm下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图3。
3.2 实验参数行为规律
3.2.1 电迁移过程
电迁移过程指的是混合料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的Ni2+、 Co2+从原料室迁移进萃取液室的过程,电迁移时电压、电流,各室的pH、电导率、浓度变化,虽在各条件下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上有以下规律。电压变化见图6,电流变化见图7,各室pH变化图8,各室电导率变化见图9,原料室浓度变化见图10,收集室浓度变化见图11。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Co、Ni离子分离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配制相应浓度的CoCl2•6H2O与NiCl2•6H2O混合液,放入原料室;取萃取剂、NaOH溶液和水配制计划皂化率的萃取液放入萃取液室,用去离子水加适量NaCl放入收集室,用去离子水加适量NaCl或Na2SO4放入电极室;通电先将Ni2+、Co2+迁移入萃取液,定时测定电压、电流、pH、电导率及浓度等,待原料室浓度为零或电流不变时结束,然后换掉收集室水,在原料室中加HCl,通电进行反萃取,定时测定电压、电流、pH、电导率及浓度等,至电流不变时结束实验。
2.4 分离原理
第一步是Ni2+、Co2+金属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从原料室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有已经被皂化且乳化的萃取剂的萃取液室,金属离子进入萃取剂液珠与Na型萃取剂络合,而阴离子没有过来,实现Ni2+、Co2+金属离子与阴离子分离和富集;第二步是用酸代替原料,H+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从原料室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萃取液室,并进一步进入萃取剂液珠,将与Na型萃取剂络合的Ni2+、Co2+金属离子置换下来,由于Ni2+、Co2+离子与萃取剂的结合力有区别,所以按弱到强依次被置换下来,进入水相,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收集室,不同时间下,Ni2+、Co2+有不同的浓度,从而实现部分分离,可以根据需要分不同时间段取出有不同浓度比的溶液,此时萃取剂转回H型。
线性很好,由此得出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式为:CNiCl2•6H2O=222.22ANiCl2•6H2O-0.3778
式中:CNiCl2•6H2O为NiCl2•6H2O的浓度,g/L;ANiCl2•6H2O为720nm下溶液的吸光度。
截距不为零是由比色皿之间与差别导致。
3.1.3 CoCl2.6H2O工作曲线
配制一系列浓度的CoCl2•6H2O溶液,用0.5cm比色皿在510nm下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图3。
3.2 实验参数行为规律
3.2.1 电迁移过程
电迁移过程指的是混合料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的Ni2+、 Co2+从原料室迁移进萃取液室的过程,电迁移时电压、电流,各室的pH、电导率、浓度变化,虽在各条件下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上有以下规律。电压变化见图6,电流变化见图7,各室pH变化图8,各室电导率变化见图9,原料室浓度变化见图10,收集室浓度变化见图11。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Co、Ni离子分离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