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甘菊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研究
作品编号:SWHX0405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8页 论文字数:10000字 此洋甘菊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本研究根据超临界CO2在较低温度下能进行萃取,具有萃取率高、操作参数容易控制、操作温度低、能保留香料的有效成分及不需要浓缩步骤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活性物质的分离精制,从而更好的利用了洋甘菊这一植物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其附加值,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环境友好,迎合了现在市场崇尚纯天然的发展潮流,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0]。
实验对洋甘菊精油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研究,考察了一定CO2流量下的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分离条件等与精油提取率和产品品性的关系,寻找精油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同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洋甘菊浸膏进行精制,初步探讨适宜的分子蒸馏操作条件,获得纯度较高的洋甘菊精油产品,以期为利用分子蒸馏技术从洋甘菊浸膏中富集高品质的洋甘菊精油的工艺提供一些参数。
由图3-1可知,萃取温度30 ℃下,当增大萃取器压力时,浸膏得率增加。萃取压力从9 MPa 增大到20 MPa 时,浸膏得率增加很多,浸膏的香气变化不大。这说明,一定温度下,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大,溶剂CO2 的密度便增大,溶解能力相应提高。但从浸膏的质量来看,当压力变大时,萃取的浸膏中的油脂和蜡质同时增加,溶剂对精油成分溶解能力增加的同时,其对蜡质的溶解能力也增强。压力太高,CO2的耗用量以及设备的动力输出都会增加,从而使操作运行费用增加,使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由于试验所用仪器的耐压限制,压力升至25 MPa时,设备操作不稳定。为了从洋甘菊母体中得到更多的精油成分,试验的操作压力选择为20MPa 。
8.5 MPa的浸膏产品的流动性比较好,故没有对其用溶剂溶解,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谱图如3-2所示。同样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20 MPa分离得到的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洋甘菊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实验对洋甘菊精油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研究,考察了一定CO2流量下的萃取温度、时间、压力、分离条件等与精油提取率和产品品性的关系,寻找精油提取工艺条件,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数据。同时,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超临界洋甘菊浸膏进行精制,初步探讨适宜的分子蒸馏操作条件,获得纯度较高的洋甘菊精油产品,以期为利用分子蒸馏技术从洋甘菊浸膏中富集高品质的洋甘菊精油的工艺提供一些参数。
由图3-1可知,萃取温度30 ℃下,当增大萃取器压力时,浸膏得率增加。萃取压力从9 MPa 增大到20 MPa 时,浸膏得率增加很多,浸膏的香气变化不大。这说明,一定温度下,随着萃取压力的增大,溶剂CO2 的密度便增大,溶解能力相应提高。但从浸膏的质量来看,当压力变大时,萃取的浸膏中的油脂和蜡质同时增加,溶剂对精油成分溶解能力增加的同时,其对蜡质的溶解能力也增强。压力太高,CO2的耗用量以及设备的动力输出都会增加,从而使操作运行费用增加,使生产成本上升。同时由于试验所用仪器的耐压限制,压力升至25 MPa时,设备操作不稳定。为了从洋甘菊母体中得到更多的精油成分,试验的操作压力选择为20MPa 。
8.5 MPa的浸膏产品的流动性比较好,故没有对其用溶剂溶解,直接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分析谱图如3-2所示。同样的气相色谱条件下,对20 MPa分离得到的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洋甘菊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工艺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