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研究
作品编号:SWHX0475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3页 论文字数:11000字 此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运用磁性高分子纳米材料作为结合酶的载体,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固定化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对于双酶反应体系,当一种酶的失活较快时,就可以用磁性纳米材料来固载另一种酶,回收后反复使用,降低成本;②纳米材料大小数量级在纳米级范围内,比蛋白质大小的级数要小得多。不像大的载体颗粒,纳米材料颗粒小展现出在酶催化反应中达到酶的活性中心时具有较小的空间位阻,在反应中使得减少反应物转化成抑制剂以致造成试剂的浪费。③磁性载体固载酶放入磁场稳定的流动床反应器中,可以减少持续反应体系中的操作,适合于大规模连续化操作;④利用外部磁场可以控制磁性纳米材料固定化酶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替代传统的机械搅拌方式,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
脂肪酶固定化已经有很多报道,目前研究较多的固定化酶可避免这些缺点: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可扩大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底物分子的扩散,提高酶的热力学稳定性,调节和控制酶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可以很方便地分离和重复使用,提高酶的利用效率,延长使用时间。我的工作思路是先将脂肪酶固定在磁性纳米材料上,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考察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的固定化率;用外消旋羧酸和醇酯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考察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的立体选择性;外消旋的2-溴丙酸和正丁醇反应,用游离酶和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做对照实验,考察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情况。
上表显示了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经过四轮反应后转化率从29%降到20%。。相比之下,在第一轮反应中游离酶的显示更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是55%。然而,在第二轮反应中游离酶的催化活性从55%降到7%。在第三、第四轮反映中游离酶完全丧失了催化活性。
在第一轮反应中,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比游离酶低。这可能由于蛋白质和纳米材料中化学键的影响,氨基是用来连接戊二醛和脂肪酶的桥梁。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弥补了酶的催化活性的下降。固定化酶在28天之内在不丧失酶活性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相比之下,游离酶的催化活性会很快就会丧失的。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脂肪酶固定化已经有很多报道,目前研究较多的固定化酶可避免这些缺点: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可扩大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底物分子的扩散,提高酶的热力学稳定性,调节和控制酶的活性和选择性,并可以很方便地分离和重复使用,提高酶的利用效率,延长使用时间。我的工作思路是先将脂肪酶固定在磁性纳米材料上,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考察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的固定化率;用外消旋羧酸和醇酯化反应作为模型反应采用气相色谱分析,考察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的立体选择性;外消旋的2-溴丙酸和正丁醇反应,用游离酶和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做对照实验,考察固定化酶的重复使用情况。
上表显示了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经过四轮反应后转化率从29%降到20%。。相比之下,在第一轮反应中游离酶的显示更高的催化活性,转化率是55%。然而,在第二轮反应中游离酶的催化活性从55%降到7%。在第三、第四轮反映中游离酶完全丧失了催化活性。
在第一轮反应中,固定化酶的催化活性比游离酶低。这可能由于蛋白质和纳米材料中化学键的影响,氨基是用来连接戊二醛和脂肪酶的桥梁。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稳定性弥补了酶的催化活性的下降。固定化酶在28天之内在不丧失酶活性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相比之下,游离酶的催化活性会很快就会丧失的。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磁性纳米固定化脂肪酶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