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曲霉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作品编号:SWHX0499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8页 论文字数:10000字 此红曲霉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对于液体培养来说,细长菌丝形成的聚集体,不利于物质的传递和发酵氧的溶解。丝状真菌会在液体培养时形成大的菌团,尤其是在摇瓶培养,经常所有的菌丝都缠绕在一起形成致密的菌团。菌团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氧气以及营养物质的输送,使得菌团内部的菌丝处于缺氧及营养不良状态,从而影响菌体的生长,改变菌体的形态。
培养基成分不同,对原生质体的形成有不同影响。由图12可知,培养菌丝的不同液体培养基会明显影响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当采用豆芽汁为菌丝培养基时,有较高的原生质体形成数和再生率。
综合以上结果,红曲霉M9x形成和再生最佳条件为:菌丝培养基为豆芽汁培养基,培养时间为60h,酶系统为蜗牛酶:纤维素酶=7:3,酶浓度为1.5%,渗稳剂为0.6mol/L MgSO4,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2h。
释放原生质体释放过程如下图13:最初菌丝顶端膨大形成1个小球体随后该球体逐渐增大,最后脱离菌丝形成原生质体,此后从较老的
本文通过对影响红曲霉M9x原生质体形成的主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制备原生质体的菌丝培养基为豆芽汁培养基,培养时间为60h,酶系统为蜗牛酶:纤维素酶=7:3,酶浓度为1.5%,渗稳剂为0.6mol/L MgSO4,酶解温度30℃,酶解2h。
(2)通过原生质体形态的观察,最初菌丝顶端膨大形成1个小球体随后该球体逐渐增大,最后脱离菌丝形成原生质体,此后从较老的菌丝间隙挤出原生质体,酶解2h后,菌丝断裂成片断,可见大量的原生质体。
影响红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因数很多,本实验通过对其中几个主要因数(菌龄、酶系统、酶浓度、酶解温度、渗稳剂种类及浓度、酶解时间、培养基来源)进行了研究,得出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菌丝培养基为豆芽汁培养基,培养时间为60h,酶系统为蜗牛酶:纤维素酶=7:3,酶浓度为1.5%,渗稳剂为0.6mol/L MgSO4,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红曲霉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