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曲红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
作品编号:SWHX0495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5页 论文字数:10000字 此红曲红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制备10ml106个/L孢子悬液后,置于无菌平皿中,在距离紫外灯20cm处接受紫外光照射。紫外照射时间设定为30、60、90、120、150、180和210s。照射后的菌悬液分别稀释至10-2、10-3、和10-4后涂布于SDAY平板培养基上,培养3-4天。以未经紫外照射的平板为对照,计算各紫外照射时间的致死率。结果如图2。由图2可知当紫外照射时间为90s时,致死率达到75%,而该致死率时诱变效果最佳。因此,通过该实验确定了紫外诱变时间为90s。
从表1中可以看出,紫一的色素产量最高,诱变效果最好,色价达到264.00U/g,较原菌株提高了46.5%。因此后续实验以该突变株为菌种。
将保藏的紫一菌株的斜面培养基传代一次后用作发酵所需斜面种子,并对该斜面种子再次传代一次,也用作发酵所需斜面种子。两次发酵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该突变株的色素产量确实有所提高,且遗传性状在3代后仍稳定。
本研究对实验室筛得的一株红曲霉及其所产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红曲霉的最佳紫外诱变条件为:紫外灯照射90s,紫外灯功率为20w,照射距离为20mm。经紫外诱变得到一株正变菌株,该菌株发酵所得红色素色价达264.00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近46%。通过实验,确定该菌株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ml,最佳发酵底物为玉米粉,发酵温度为30℃。色素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提取60min,温度对色素提取基本无影响。
紫外线诱变是一种效果好、设备简单又对人体无伤害的诱变方法,其诱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它引起DNA的结构改变,阻碍DNA的复制或引起碱基排列次序的变化,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诱变方法之一。
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一些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争议,因此,开发和利用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有β-胡萝卜素、辣椒红、叶绿素、姜黄等,用来提取这些色素的植物要受到生产条件和季节的限制,来源不稳定,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推广。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红曲红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从表1中可以看出,紫一的色素产量最高,诱变效果最好,色价达到264.00U/g,较原菌株提高了46.5%。因此后续实验以该突变株为菌种。
将保藏的紫一菌株的斜面培养基传代一次后用作发酵所需斜面种子,并对该斜面种子再次传代一次,也用作发酵所需斜面种子。两次发酵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该突变株的色素产量确实有所提高,且遗传性状在3代后仍稳定。
本研究对实验室筛得的一株红曲霉及其所产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红曲霉的最佳紫外诱变条件为:紫外灯照射90s,紫外灯功率为20w,照射距离为20mm。经紫外诱变得到一株正变菌株,该菌株发酵所得红色素色价达264.00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近46%。通过实验,确定该菌株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ml,最佳发酵底物为玉米粉,发酵温度为30℃。色素提取条件为:以70%乙醇提取60min,温度对色素提取基本无影响。
紫外线诱变是一种效果好、设备简单又对人体无伤害的诱变方法,其诱变效应主要是由于它引起DNA的结构改变,阻碍DNA的复制或引起碱基排列次序的变化,从而引起基因突变,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诱变方法之一。
食用色素在食品加工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一些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其安全性问题也备受争议,因此,开发和利用安全无毒的天然色素日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有β-胡萝卜素、辣椒红、叶绿素、姜黄等,用来提取这些色素的植物要受到生产条件和季节的限制,来源不稳定,而且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广泛推广。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进行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红曲红色素生产菌株的选育”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