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PS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正在致力于建设和维护金融市场的基础结构,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核监督,以及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目前,我国银行业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新的业务需求对支付清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成了当前金融界面临的首要课题。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ay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MIS)作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两个辅助支持系统之一,它通过与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城市处理中心(CCPC)的生产系统连接,采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影像交换系统数据,实现参数管理、行名行号管理、支付业务统计分析、支付业务监控和计费管理等功能,为业务部门强化清算纪律、规避支付风险、分析支付清算规律、了解支付清算概况和实时监控清算系统运行情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PMIS在维护支付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以及提供支付清算信息、分析支付清算规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应用PMIS的情况来看,支付体系蕴藏的大量支付业务信息资源尚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和应用需求。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1调整系统布局
一是“收纳”,在未来二代支付系统的设计中,将辅助类子系统以及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的支付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的相关功能进行集成,全部作为支付系统的内设功能模块来设计,减少人工干预环节,以有效增强数据关联性和系统反应速度,简化流程、便于操作。二是“外接”,即利用二代支付系统数据接口,将PMIS的信息类子系统作为外接系统开发,与需严格控制管理的生产系统剥离,满足信息深度加工的需要。
2.2拓扑数据来源
各银行行内系统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基础设施,蕴含了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人民银行可以PMIS为基础,努力拓宽数据采集渠道,将其采集、整合利用。在操作上可按银行信息化程度分步实施:第一步,采集基本实现数据集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银联公司的业务数据;第二步,将信息化程度较高或作为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的邮政储汇系统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纳入采集目标;第三步,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数据量较小、联网程度低的金融机构,可授权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采用报盘的方式负责采集;第四步,待条件成熟时,扩展采集其他类型的经济金融信息。PMIS发展的终极方向应是综合性金融管理信息系统。
2.3增强分析功能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采用完善的风险评测模型对各类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预警和预测。PMIS还应增强系统智能分析能力,满足支付交易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账户管理、反洗钱监测和征信管理工作需要。一方面改变金融监测和分析过于依赖监管分析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直觉判断的原始状态,另一方面也摒弃纯手工作业的方式,将监管分析人员从海量基础数据中解脱出来,在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支付交易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甄别和调查。
2.4开放查询服务
在数据来源广泛、系统功能增强的基础上,PMIS应是一个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使用需求的开放型信息系统。在此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分散的用户使用。为便于登录,简化操作,宜以互联网为平台,用户仅凭必要的身份验证如登录口令或数字证书即可进人系统。二是满足数据安全要求。在考虑前一问题的前提下,在数据和网络安全策略上宜外松内紧,在后台数据库加强安保措施,严格审核用户资格和权限,保证支付业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3.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要向导,以商业银行的内部支付系统为辅。支付信息管理系统以流动资金为载体实时记录所有清算行为,包括支付清算行为以及除现金支付意外的大部分支付交易行为。对于金融界的管理与监管部门来说,统计和分析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了支付业务信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整合所有有利于支付业务发展的信息,将统计出来的信息转化为对金融统计有帮助的数据,完成与支付信息相接轨、与时俱进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减少支付业务信息系统中的报错情况,数据的失真率,提高服务质量。
3.2研究手段
以提高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目标为出发点,在不同支行的不同部门货币信贷、支付结算、准备金管理等工作项目中,提取支付业务的主要着重点以及突破点。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四大商行已经完成了数据大集中,而农村信用社也基本完成了综合业务系统的基本建设。故此,在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也就有了方向与基础,会计凭证、分户账等档案这些电子档案都给了研究带来了便捷。精确、批量、高效成为研究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催化剂。但与此同时,人民银行的监管、各银行对业务系统和流程的不适应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甚至传统翻阅凭证模式或者是网络、计算机配置都给研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而逐个突破,全部都控制在掌控之下,在优势与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不断的完成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3.3技术路线
在原有的数据模型中,以大型机为支撑平台,采用计算机构成的C/S模式。核心就是主备切换技术原理的应用,包括系统原有资源和事物处理的平台。针对主机模式或C/S结构的检测系统,虽是检测主、备机的运行状态。在储存模式中,采用集中储存的方法。在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供了成功的数据存取方案。将主机与储存部分分离开来,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系统采用了SQL技术,应用数据库的范式来实现数据的规范,并采用了第三方开源框架。采用了Java的3层架构,同时使用了Web Server技术。
3.4实验方法
在原有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置管理中心中,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全部数据科学合理的储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运算及分析,包括客户计算数据,银行等金融机构计算数据,省中心计算数据量,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开发和分析,以此来完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
[1]廖咸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J].当代经济科学,1996年总第87期
[2]董莉,缪翔宇.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02年第10期
[3]刘建平,张树强.对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2月第2期
[4]艾虹,苏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综述[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3月第3期
[5]李永清.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构想[J].计算机应用,1995年2月第1期
[6]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问题研究[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总第107期
[7]邱云武.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上)[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3月第3期
[8]柴小卉,勒力华.加强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9]付泽宇.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及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6年2期
[10]杨晓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情况概述[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第9期
[11]赵红宇.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建议[J].金融电子化,2008年4月
[12]刘少彬.关于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2008年3月第3期
[13]周鹏博,林秀梅.关于我国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统计分析功能初探[J].现代情报,2006年12月第12期
[14]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4月第4期
[15]周鹏博.构建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管理平台—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概述[J].中国
金融电脑,2007年第6期
[16]杜磊.Array Networks助力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第8期
[17]叶强.计量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在津晋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施工企业管理,2004年6月
[18]刘少彬.完善和优化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金融电脑,2008年第2期
[19]Gerard Lacoste,Birgit Pfitzmann,Michael Steiner and Michael Waide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J], 2000, 185-209
[20]Anonymous, Technology & Business Journal[J],2010,1945-8398
[21]Zipora Brown,Michael Vernon Bsker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an offset payment process[D] 2003,(3)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2012/11/7—2012/11/8
需求分析:2012/11/9—2012/11/13
概要设计:2012/11/14—2012/11/16
详细设计:2012/11/17—2012/11/20
编码:2012/11/21—2012/12/15
测试:2012/12/16—2012/12/21
交付和维护:2012/12/22—2012/12/25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创新点
6.1预期目标
不断完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包括行名行号管理子系统、参数管理子系统、计费管理子系统、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子系统、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以及支付业务明细查询子系统。
在这几类子系统中,不断的进行开发运行和维护,强大系统的运算和分析能力。在遇到跨行或者是异地的情况下,不断完成银行系统中支付业务信息的整合资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数据资源建立可行性高的分析模型,尤其是对货币政策分析和洗钱监控等。
6.2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调整系统布局,使之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在现有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将支付业务监控类的子系统不断的完善加入到支付系统中,这种集成式的设计科将减少人工干预,大大降低人工失误率,简化流程便于操作。
除此之外,对于支付系统来说,不断的完善系统的开发。完成系统的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完成与生产系统的剥离,加深信息系统的提升,拓展数据来源。以各大银行为主的基础,提炼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不断扩宽数据采集渠道。而在这采集的重中之重,数据采集渠道中,不断加深和商业银行以及银联公司的合作部分。对于数据的采集,不断的放权到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数据的采集量。
增强分析功能。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智能分析能力,以此来不断满足支付交易分析等等工作。在海量的基础数据中,加强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处理与分析,尤其是对各个环节中的重点进行甄别与调查。
提升查询服务。在完成了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后,也要对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有着付出作用,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最终反馈来的问题在来提升系统的可运行性,实现良性的循环。
一、选题依据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正在致力于建设和维护金融市场的基础结构,对金融机构进行审核监督,以及对金融市场进行管理。目前,我国银行业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新的业务需求对支付清算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成了当前金融界面临的首要课题。
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ay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MIS)作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两个辅助支持系统之一,它通过与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城市处理中心(CCPC)的生产系统连接,采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影像交换系统数据,实现参数管理、行名行号管理、支付业务统计分析、支付业务监控和计费管理等功能,为业务部门强化清算纪律、规避支付风险、分析支付清算规律、了解支付清算概况和实时监控清算系统运行情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PMIS在维护支付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以及提供支付清算信息、分析支付清算规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人民银行地市中支应用PMIS的情况来看,支付体系蕴藏的大量支付业务信息资源尚有很大的利用空间和应用需求。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2.1调整系统布局
一是“收纳”,在未来二代支付系统的设计中,将辅助类子系统以及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的支付系统运行状态监控模块的相关功能进行集成,全部作为支付系统的内设功能模块来设计,减少人工干预环节,以有效增强数据关联性和系统反应速度,简化流程、便于操作。二是“外接”,即利用二代支付系统数据接口,将PMIS的信息类子系统作为外接系统开发,与需严格控制管理的生产系统剥离,满足信息深度加工的需要。
2.2拓扑数据来源
各银行行内系统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基础设施,蕴含了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人民银行可以PMIS为基础,努力拓宽数据采集渠道,将其采集、整合利用。在操作上可按银行信息化程度分步实施:第一步,采集基本实现数据集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银联公司的业务数据;第二步,将信息化程度较高或作为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的邮政储汇系统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纳入采集目标;第三步,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数据量较小、联网程度低的金融机构,可授权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采用报盘的方式负责采集;第四步,待条件成熟时,扩展采集其他类型的经济金融信息。PMIS发展的终极方向应是综合性金融管理信息系统。
2.3增强分析功能
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采用完善的风险评测模型对各类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预警和预测。PMIS还应增强系统智能分析能力,满足支付交易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账户管理、反洗钱监测和征信管理工作需要。一方面改变金融监测和分析过于依赖监管分析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直觉判断的原始状态,另一方面也摒弃纯手工作业的方式,将监管分析人员从海量基础数据中解脱出来,在计算机系统自动处理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支付交易各个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甄别和调查。
2.4开放查询服务
在数据来源广泛、系统功能增强的基础上,PMIS应是一个能够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使用需求的开放型信息系统。在此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分散的用户使用。为便于登录,简化操作,宜以互联网为平台,用户仅凭必要的身份验证如登录口令或数字证书即可进人系统。二是满足数据安全要求。在考虑前一问题的前提下,在数据和网络安全策略上宜外松内紧,在后台数据库加强安保措施,严格审核用户资格和权限,保证支付业务数据的安全和保密。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3.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在我国当前的国情下,已经初步建立了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主要向导,以商业银行的内部支付系统为辅。支付信息管理系统以流动资金为载体实时记录所有清算行为,包括支付清算行为以及除现金支付意外的大部分支付交易行为。对于金融界的管理与监管部门来说,统计和分析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了支付业务信息。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整合所有有利于支付业务发展的信息,将统计出来的信息转化为对金融统计有帮助的数据,完成与支付信息相接轨、与时俱进的道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减少支付业务信息系统中的报错情况,数据的失真率,提高服务质量。
3.2研究手段
以提高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目标为出发点,在不同支行的不同部门货币信贷、支付结算、准备金管理等工作项目中,提取支付业务的主要着重点以及突破点。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四大商行已经完成了数据大集中,而农村信用社也基本完成了综合业务系统的基本建设。故此,在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也就有了方向与基础,会计凭证、分户账等档案这些电子档案都给了研究带来了便捷。精确、批量、高效成为研究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催化剂。但与此同时,人民银行的监管、各银行对业务系统和流程的不适应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甚至传统翻阅凭证模式或者是网络、计算机配置都给研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而逐个突破,全部都控制在掌控之下,在优势与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不断的完成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3.3技术路线
在原有的数据模型中,以大型机为支撑平台,采用计算机构成的C/S模式。核心就是主备切换技术原理的应用,包括系统原有资源和事物处理的平台。针对主机模式或C/S结构的检测系统,虽是检测主、备机的运行状态。在储存模式中,采用集中储存的方法。在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供了成功的数据存取方案。将主机与储存部分分离开来,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系统采用了SQL技术,应用数据库的范式来实现数据的规范,并采用了第三方开源框架。采用了Java的3层架构,同时使用了Web Server技术。
3.4实验方法
在原有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置管理中心中,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全部数据科学合理的储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运算及分析,包括客户计算数据,银行等金融机构计算数据,省中心计算数据量,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开发和分析,以此来完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
[1]廖咸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J].当代经济科学,1996年总第87期
[2]董莉,缪翔宇.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设计与应用[J].中国金融电脑,2002年第10期
[3]刘建平,张树强.对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的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2月第2期
[4]艾虹,苏城.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综述[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3月第3期
[5]李永清.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构想[J].计算机应用,1995年2月第1期
[6]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建设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问题研究[N].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总第107期
[7]邱云武.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及其最新发展动态(上)[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3月第3期
[8]柴小卉,勒力华.加强我国现代化支付系统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9]付泽宇.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发展及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6年2期
[10]杨晓晟.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情况概述[J].华南金融电脑,2006年第9期
[11]赵红宇.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建议[J].金融电子化,2008年4月
[12]刘少彬.关于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J].华南金融电脑,2008年3月第3期
[13]周鹏博,林秀梅.关于我国支付管理信息系统(PMIS)的统计分析功能初探[J].现代情报,2006年12月第12期
[14]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华南金融电脑,2003年4月第4期
[15]周鹏博.构建中国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安全高效管理平台—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概述[J].中国
金融电脑,2007年第6期
[16]杜磊.Array Networks助力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第8期
[17]叶强.计量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在津晋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J].施工企业管理,2004年6月
[18]刘少彬.完善和优化支付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金融电脑,2008年第2期
[19]Gerard Lacoste,Birgit Pfitzmann,Michael Steiner and Michael Waider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J], 2000, 185-209
[20]Anonymous, Technology & Business Journal[J],2010,1945-8398
[21]Zipora Brown,Michael Vernon Bsker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an offset payment process[D] 2003,(3)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
项目立项:2012/11/7—2012/11/8
需求分析:2012/11/9—2012/11/13
概要设计:2012/11/14—2012/11/16
详细设计:2012/11/17—2012/11/20
编码:2012/11/21—2012/12/15
测试:2012/12/16—2012/12/21
交付和维护:2012/12/22—2012/12/25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创新点
6.1预期目标
不断完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包括行名行号管理子系统、参数管理子系统、计费管理子系统、支付业务统计分析子系统、支付业务监控子系统以及支付业务明细查询子系统。
在这几类子系统中,不断的进行开发运行和维护,强大系统的运算和分析能力。在遇到跨行或者是异地的情况下,不断完成银行系统中支付业务信息的整合资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利用数据资源建立可行性高的分析模型,尤其是对货币政策分析和洗钱监控等。
6.2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调整系统布局,使之更加的合理化、人性化。在现有的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将支付业务监控类的子系统不断的完善加入到支付系统中,这种集成式的设计科将减少人工干预,大大降低人工失误率,简化流程便于操作。
除此之外,对于支付系统来说,不断的完善系统的开发。完成系统的与时俱进,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完成与生产系统的剥离,加深信息系统的提升,拓展数据来源。以各大银行为主的基础,提炼大量社会经济数据,不断扩宽数据采集渠道。而在这采集的重中之重,数据采集渠道中,不断加深和商业银行以及银联公司的合作部分。对于数据的采集,不断的放权到各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数据的采集量。
增强分析功能。支付管理信息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智能分析能力,以此来不断满足支付交易分析等等工作。在海量的基础数据中,加强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处理与分析,尤其是对各个环节中的重点进行甄别与调查。
提升查询服务。在完成了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升后,也要对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有着付出作用,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最终反馈来的问题在来提升系统的可运行性,实现良性的循环。
相关文章:
毕业设计客服咨询
清风毕业设计网提供的所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从学校直接征集或原创开发,本团队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的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毕设开发论文写作管理团队,全面面向高校学生提供毕业设计以及快速周到的毕业设计售后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