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
作品编号:SWHX0179 开发环境: WORD全文:25页 论文字数:10000字 此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本文针对现有的烟气脱硝技术的缺点和局限性,采用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研究了Fe(II)Cit对NO的吸收容量实验和菌种Enterococcus sp. FR-3的一些生长及还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佳Fe(II)与Cit摩尔配比率应为Fe:Cit=1:2,在此配比下具有最高的NO吸收容量。FR-3能够有效地还原Fe(III)Cit,而当吸收液内存在一定量NO2-或SO32-时对菌种生长和Fe(III)Cit还原造成一定程度的抑制,以SO32-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实验考察浓度范围内,SO42-对菌种生长和Fe(III)Cit还原无抑制。
实验考察了Fe(II)与Cit摩尔配比率对NO吸收容量的影响,结果见图3-1。从图中可知,pH=6.9时,单位物质的量的亚铁吸收的NO摩尔数随柠檬酸与亚铁的配比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理的吸收剂配比应该是Fe:Cit=1:2,其n NO/n Fe(II)达到了0.47,pH=6.9的实验结果大大高于pH=5.1的结果。Fe(II)与Cit配比为1:1的效果不如1:2是因为柠檬酸亚铁的稳定常数较低(103.1)[22],1:1的摩尔配比使亚铁只有部分形成了Fe(II)Cit,影响了吸收效果。而随着配比的上升对NO的吸收容量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占据了亚铁提供的空轨道,另一方面由于位阻效应,增加了亚铁与NO结合的难度,因此添加过多的Cit反而使吸收剂的吸收容量下降,在以后的实验中Fe(II)与Cit配比均采用1:2。在pH=5.1的组别中,n NO/n Fe(II)值均较小,可见Fe(II)Cit吸收NO的络合反应受pH的影响很大,Fe(II)Cit-NO的稳定常数和吸收剂的有效形态随着pH的改变会发生变化。
实验条件下Fe(II):Cit=1:2的摩尔配比具有最高的NO吸收容量,配比大于或小于这个比率,其n NO/n Fe(II)均下降,1:1的摩尔配比使亚铁只有部分形成了Fe(II)Cit,因此影响了吸收效果,而多的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占据了亚铁提供的空轨道,和位阻效应一起,使吸收剂的NO吸收容量下降。故实验时选择1:2的配比。
从图3-4可见,当SO32-浓度为2 mmol•L-1时,对菌种FR-3生长和Fe(III)Cit还原没有影响,但当SO32-浓度上升到4 mmol•L-1时,即对菌种造成较严重的抑制,经过44 h的反应,细胞生长量和Fe(III)还原率分别只有228.6 mg•L-1和40.6%,随着SO3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对FR-3造成的抑制越趋严重,Fe(III)还原率也越低。可见,溶液内较高浓度亚硫酸根的存在会对Fe(III)Cit造成不利影响,原因除了SO32-可能充当Fe(III)的竞争性电子受体之外,还因为亚硫酸盐本身及其分解产物对菌种会有一定的毒性,一般而言,无机硫化物的毒性依次为: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酸盐。虽然高浓度的亚硫酸根浓度会对本研究体系内的菌种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湿法处理后烟气的吸收液内含亚硫酸根浓度一般较低,因此对日后该脱硝方法集成系统的运行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实验考察了Fe(II)与Cit摩尔配比率对NO吸收容量的影响,结果见图3-1。从图中可知,pH=6.9时,单位物质的量的亚铁吸收的NO摩尔数随柠檬酸与亚铁的配比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理的吸收剂配比应该是Fe:Cit=1:2,其n NO/n Fe(II)达到了0.47,pH=6.9的实验结果大大高于pH=5.1的结果。Fe(II)与Cit配比为1:1的效果不如1:2是因为柠檬酸亚铁的稳定常数较低(103.1)[22],1:1的摩尔配比使亚铁只有部分形成了Fe(II)Cit,影响了吸收效果。而随着配比的上升对NO的吸收容量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过多的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占据了亚铁提供的空轨道,另一方面由于位阻效应,增加了亚铁与NO结合的难度,因此添加过多的Cit反而使吸收剂的吸收容量下降,在以后的实验中Fe(II)与Cit配比均采用1:2。在pH=5.1的组别中,n NO/n Fe(II)值均较小,可见Fe(II)Cit吸收NO的络合反应受pH的影响很大,Fe(II)Cit-NO的稳定常数和吸收剂的有效形态随着pH的改变会发生变化。
实验条件下Fe(II):Cit=1:2的摩尔配比具有最高的NO吸收容量,配比大于或小于这个比率,其n NO/n Fe(II)均下降,1:1的摩尔配比使亚铁只有部分形成了Fe(II)Cit,因此影响了吸收效果,而多的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占据了亚铁提供的空轨道,和位阻效应一起,使吸收剂的NO吸收容量下降。故实验时选择1:2的配比。
从图3-4可见,当SO32-浓度为2 mmol•L-1时,对菌种FR-3生长和Fe(III)Cit还原没有影响,但当SO32-浓度上升到4 mmol•L-1时,即对菌种造成较严重的抑制,经过44 h的反应,细胞生长量和Fe(III)还原率分别只有228.6 mg•L-1和40.6%,随着SO32-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其对FR-3造成的抑制越趋严重,Fe(III)还原率也越低。可见,溶液内较高浓度亚硫酸根的存在会对Fe(III)Cit造成不利影响,原因除了SO32-可能充当Fe(III)的竞争性电子受体之外,还因为亚硫酸盐本身及其分解产物对菌种会有一定的毒性,一般而言,无机硫化物的毒性依次为:硫化物>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酸盐。虽然高浓度的亚硫酸根浓度会对本研究体系内的菌种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湿法处理后烟气的吸收液内含亚硫酸根浓度一般较低,因此对日后该脱硝方法集成系统的运行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本生物化学毕业设计“化学吸收-生物还原法处理烟气中氮氧化物”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 没有相关设计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