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江枢纽系统设计
作品编号:gcgl060 开发环境:[土木工程论文] WORD全文:58页 论文字数:15000字 此某江枢纽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论文,图纸] |

2.1 坝址地形
在本坝址地区,河床狭窄,仅一百多米宽,但随着高程之增高两岸便趋于平坦,两岸高度在200米以上,海拔高程在400米以上,在坝址处右岸较左岸为陡,右岸平均坡度为0.5左右,右岸为0.4左右,在坝址位于河弯的下游,在坝址上游十余公里有开阔地带,为形成水库的良好条件。
2.2 坝址地质
该区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岩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和燧石,上有3~9米左右的覆盖层,系河沙卵石,近风化泥土层及崩石,其岩层性质为:
黑色硅质页岩:属沉积岩,为硅质胶结物之页岩,根据勘测结果,该岩层性坚硬致密,仅岩石上层10~18米深度存在有裂隙和节理,不很严重,但需加以处理。经过压水实验,岩石之间单位吸水量为0.1公升/分钟。
燧石:其岩层不宽,分布于左岸,岩性较黑色硅质岩为弱,岩层走向:左岸为南30°西,倾角为50°~70°,倾向正向上游:
在坝址处,据目前资料未发现断层。
硅质页岩的力学性质:
(1)天然含水时的平均容重 2500公斤/立方米
(2)极限抗压强度: 1000~1200公斤/立方厘米
(3)牢固系数 f=10~12
坝轴线岩层剖面图见蓝图。
2.3 水文气象
本枢纽位于我国中部,气候温和,雨量丰富,雨量多集中于6~9月,此四个月为丰水期,多暴雨,流域及河流坡度较陡,故洪水来势凶猛,枯水期在10~5月,1~4月为最枯季节,本河流自1954年开始建立水文站,本枢纽距该站不远。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总述
第二章 基本资料
第三章 坝型选择与主要建筑物的选择
第四章 调洪演算
第五章 枢纽布置
第六章 挡水建筑物设计
第七章 泄水建筑物的设计
第八章 放空建筑物设计
第九章 电站坝段设计
第十章 通航建筑物设计
第十一章 细部构造设计
第十二章 基础处理
第十三章 施工导流设计
本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某江枢纽系统设计”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 没有相关设计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