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设计
作品编号:DZDQ1213 开发环境: WORD全文:47页 论文字数:25000字 此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完整版包含[开题报告,论文,设计,答辩稿] |
以下仅为极少介绍,详细内容请点击购买完整版!

本次设计首先介绍了一些简单的传感器原理及本次要使用到的热释电传感器,随后对本次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了比较并最后确定方案,紧接着对本次设计的软硬件原理、构成及其开发环境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各个控制电路进行仿真测试。
本系统的成员数显示电路主要又两个共阴极的七段数码显示管及七个上拉电阻所构成,由于一般情况下,客车的规定车载人数都在100以内,所以用两个共阴极的七段数码显示管已经足够。本设计采用P2口和P0口的输出来对这两个LED进行驱动。其中在显示的过程中涉及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做加法和减法的时候都需要对显示数据进行十进制的调整,否则的话,难以正确显示,要么在从几十进行递减的过程中会出现十六进制数,要么,就是难以正确递增、递减,经常会在加减到一个固定数或零的时候就进行不了加法或减法运算了。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减法没有十进制的调整指令,所以,在显示的这一部分,曾一度陷入困境,停滞不前,最后经过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明白,原来对于减法的十进制进行调整,需要利用补码(具体见程序)来达到目的。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我国国情,由于我国客车超载现象比较严重,以致引起了各种交通事故和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交通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事故频发率,辅助交警同志做好交通管理,设计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
本系统属于一种比较智能型的客车超载控制系统,主要采用比较先进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性价比比较高的AT89S51单片机芯片构成。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上、下车的乘客数目并自动显示,当车内人员超过客车规定的人数时,系统就会自动锁定客车的发动装置,并报警提示,当车内人员正好等于客车规定的人数时,可通过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来提示司机同志,当前客车人数已达规定值的上限,再继续令乘客上车的话,客车将难以启动。该系统由于采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难以被人为的进行规避,主要是因为热释电传感器可检测到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且与穿衣的多少无关,因此,比较可靠。
本系统不仅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便于扩展功能等特点,而且由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客车的超载问题,所以,能够大大的降低客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本次设计的主要完成的任务:
1、该系统以控制人数为根本,通过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组合电路实现对客车超载的检查和控制,通过对发动机的直接锁定从根本上防止超载。
2、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出车内乘客人数并予以显示。
3、该系统能够在车内人员超载时,发出报警提示。
4、该系统能够在车内人员超载时,自动锁定客车的发动装置。
5、完成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电路设计。
6、完成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程序调试。
7、利用keil和proteus进行联调,仿真了控制系统的波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III
1.1 选题的背景 III
1.2 选题的意义 III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III
1.4 设计内容安排 III
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概述 III
2.1 传感器的概念及定义 III
2.2 传感器的构成及分类 III
2.3 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III
2.4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概述 III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及器件选择 III
3.1 设计内容 III
3.2 设计思想 III
3.3 方案比较 III
3.4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组成 III
3.5客车超载控制系统原理 III
3.6 器件选择 III
3.6.1 微控制器的选择 III
3.6.2 显示模块器件的选择 III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设计 III
4.1 硬件设计工具平台简介 III
4.2 控制单元电路 III
4.3 热红外检测单元电路 III
4.4 报警单元电路 III
4.5 锁定单元电路 III
4.6 成员数显示单元电路 III
第五章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III
5.1 Keil C51介绍 III
5.1.1 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III
5.1.2 部分编辑器和调试器 III
5.1.3 C51编译器 IV
5.1.4 测试程序 IV
5.2 Proteus介绍及其联调 IV
5.2.1 proteus介绍 IV
5.2.2 proteus与keil联调 IV
5.3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IV
5.4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IV
第六章 系统调试控制电路及其仿真 IV
6.1各单元电路的测试及仿真图形 IV
6.2 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结 IV
总 结 IV
致谢 IV
参考文献 IV
附录 IV
附录1 上(下)车检测电路原理图 IV
附录2 控制电路原理图 IV
本电子电气通信自动化毕业设计“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设计”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本系统的成员数显示电路主要又两个共阴极的七段数码显示管及七个上拉电阻所构成,由于一般情况下,客车的规定车载人数都在100以内,所以用两个共阴极的七段数码显示管已经足够。本设计采用P2口和P0口的输出来对这两个LED进行驱动。其中在显示的过程中涉及加法和减法运算,在做加法和减法的时候都需要对显示数据进行十进制的调整,否则的话,难以正确显示,要么在从几十进行递减的过程中会出现十六进制数,要么,就是难以正确递增、递减,经常会在加减到一个固定数或零的时候就进行不了加法或减法运算了。但是,在调整的过程中,由于减法没有十进制的调整指令,所以,在显示的这一部分,曾一度陷入困境,停滞不前,最后经过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明白,原来对于减法的十进制进行调整,需要利用补码(具体见程序)来达到目的。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我国国情,由于我国客车超载现象比较严重,以致引起了各种交通事故和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交通部门的工作量,降低事故频发率,辅助交警同志做好交通管理,设计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
本系统属于一种比较智能型的客车超载控制系统,主要采用比较先进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性价比比较高的AT89S51单片机芯片构成。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上、下车的乘客数目并自动显示,当车内人员超过客车规定的人数时,系统就会自动锁定客车的发动装置,并报警提示,当车内人员正好等于客车规定的人数时,可通过点亮红色发光二极管来提示司机同志,当前客车人数已达规定值的上限,再继续令乘客上车的话,客车将难以启动。该系统由于采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难以被人为的进行规避,主要是因为热释电传感器可检测到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且与穿衣的多少无关,因此,比较可靠。
本系统不仅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便于扩展功能等特点,而且由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客车的超载问题,所以,能够大大的降低客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本次设计的主要完成的任务:
1、该系统以控制人数为根本,通过单片机和传感器的组合电路实现对客车超载的检查和控制,通过对发动机的直接锁定从根本上防止超载。
2、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出车内乘客人数并予以显示。
3、该系统能够在车内人员超载时,发出报警提示。
4、该系统能够在车内人员超载时,自动锁定客车的发动装置。
5、完成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硬件选型和电路设计。
6、完成了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程序调试。
7、利用keil和proteus进行联调,仿真了控制系统的波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III
1.1 选题的背景 III
1.2 选题的意义 III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III
1.4 设计内容安排 III
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概述 III
2.1 传感器的概念及定义 III
2.2 传感器的构成及分类 III
2.3 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III
2.4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概述 III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及器件选择 III
3.1 设计内容 III
3.2 设计思想 III
3.3 方案比较 III
3.4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的组成 III
3.5客车超载控制系统原理 III
3.6 器件选择 III
3.6.1 微控制器的选择 III
3.6.2 显示模块器件的选择 III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构成及功能设计 III
4.1 硬件设计工具平台简介 III
4.2 控制单元电路 III
4.3 热红外检测单元电路 III
4.4 报警单元电路 III
4.5 锁定单元电路 III
4.6 成员数显示单元电路 III
第五章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III
5.1 Keil C51介绍 III
5.1.1 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III
5.1.2 部分编辑器和调试器 III
5.1.3 C51编译器 IV
5.1.4 测试程序 IV
5.2 Proteus介绍及其联调 IV
5.2.1 proteus介绍 IV
5.2.2 proteus与keil联调 IV
5.3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IV
5.4 客车超载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IV
第六章 系统调试控制电路及其仿真 IV
6.1各单元电路的测试及仿真图形 IV
6.2 仿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小结 IV
总 结 IV
致谢 IV
参考文献 IV
附录 IV
附录1 上(下)车检测电路原理图 IV
附录2 控制电路原理图 IV
本电子电气通信自动化毕业设计“客车超载控制系统设计”论文由清风毕业设计网[www.lunwen550.com]征集整理!
相关毕业设计:
- 没有相关设计
网站客服咨询
本站现有毕业设计作品均为学校答辩通过后征集或原创写作设计开发,集多年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经验及海量的资料,结合强劲的开发写作团队,全面面向广大朋友提供最直接的资源参考以及快速周到的写作设计服务。
购买后获取论文或有定做需求请加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客服微信号:hastp888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论文”
作品目录排行